何花開滿人間世 仙道無私自無始
姑娘修成神仙道 善德行持人本質
人之本靈入於凡塵,是把人世間種種行徑,化作潤生取向之結合點,就是以潤生作取向也以生存為依歸,必要在人世間具足正是「通用貨幣」能具備,也就關係到自己前世與累世,以及今生所作所為來評判。
是否會有「通用貨幣」因緣具足與欠缺,就關係著自己生存取向富足與匱乏,又在往昔觀念是以宗教作為「貧道」作依持,而不求奢華具足於「富道」,也讓自己能放得下,更且是無所掛礙,能輕盈自在信仰。
如此而言:必要有輕盈自在而無所掛礙,就是要具備善德條件才能獲得,也因為貧窮,就是欠缺福田播種資糧所導致;今生才沒有金錢福報;又在往昔教育、教化所傳承,就會以自我成長、超越,正是自利而不利他。
時代變更,在時遷法亦遷同時,若是只淪於自我成就又不利於眾生之時,就難以符合當今時代所需求,若只認為自己所具足,必難以成就芸芸眾生,也就是「自了漢」因質,又只在「緣覺」作為來成就自己而已。
隨著時代科技文明演化過程,倘若只是「自了漢」而已,也不再下化於芸芸蒼生時,就很難有「大乘菩薩」之「覺悟有情」眾生,而僅止於自己具備多少成長,能具足多少回歸資糧,這正是甚難了知!
上蒼恩澤也就開啟:儒宗聖教、真佛心宗弘揚,就是具備在富足當下,體證一切人世生存利益來具足之後,能再下化於有情蒼生才是不變理則,正是在對古曰:一命、二運、三風水、四讀書、五行善。
一、命–是先天命格,而且無法改變更換,也就是在出生之同時,就已經註定一切生存取向,是好是壞、是福是禍皆早已前定,如此對命乃是先天,而不能改變之本質即在於此,這是人世間很難轉變之主體。
二、運–在出生之後,就隨著:環境、時間、空間、地點、生存取向作薰習過程,而造下自己未來又是會如何取向?又如何行持?皆受自己後天運勢所主導,也就分別未來善惡福禍,而左右此一生榮枯。
人生一世在前二十載是學習過程,不論經驗與否皆是如此的!就以學習取向來充實自己經驗累積,也由先人或父母親、師長與學校教育來教導,變成是自己經驗具足之因本,才會有生存作成長。
後天運勢:對這二十年教化關係,此種過程是社會經驗見識,能奠定未來為人處世範本與作為,也因此是由前二十年總體經驗與學習,以及後面二十年薰陶作為基礎,相加在一起就有四十年光陰了。
在學習過程當中,若時間空間、環境地理、教育資源是在同等之欠缺時,就很難在當今時代應用,或是由昔時學習過程,又讓自己能適合生存取向,由先天命與後天運薰習作建構,是由「運」勢所主導。
三、風水–是地理環境之總合體,在風水本身一切生存,能符合五行相生相剋,相互循環作用,尚且!不會刑剋於自己,正是五行相生之作用,又在五行潤合作用中,不入於刑剋自己生存取向。
風水地理之中,讓自己能有更理想生存環境,但是!往往因:時間、空間、環境因素之分差,而無法能有五行相生,反而變成五行來相剋,正是讓自己遭逢外在所干擾來累積,這就是風水地理不佳所導致。
也就關係在二十年教育、教化之課程所建立,該如何行持自己生存取向?倘若!遭逢外面與內在干擾因素所主導,必是自己未能了知,在對風水地理具足,就可讓自己能有更理想生存空間,這是人類所不了知。
四、讀書–在當今時代若以讀書,僅是具備生存取向教育原則,也就無法讓自己心靈來提昇,正是當今時代教育者之悲哀,又讀書只是求取生存經驗過程法則,累積作為往後生存經驗之依據而已。
若以儒家思想!在當今時代是早已沒落了,又當今學子也難以了知在儒家,正是教育文化開拓者;然而!又在讀書是不可讀死書,若無法能有效應用於日常生活,必難以明晰在讀書中,能了知人類生存取向過程。
如何應用融會貫通?也因求學讀書是當今國家教育政策,可由求學來增加知識,能善用科技文明;針對當今電傳視訊無遠弗屆,就是把天地廣闊縮小於螢幕之中,即是以人類頭腦,來建立於科技電腦發展。
五、行善–不論宗教教育或在對綱常倫理傳承,就要了知人類正是「行善與造惡」兩極化物種眾生,若只是在讀書與教育,也就無法建立把心靈來提昇,必會是僅沉淪於「器物世界」而沒有「靈性世界」作互補。
就會受到器物世界所影響,致使僅知有「器物世界」而無「靈性世界」,在對人類眾生如何回歸;無極理天、極樂世界、虛空天界、宇宙天界;也僅是了知有天地器物而已,根本沒有辦法了知正是心靈之分差。
因為器物世界,若不能談行善又僅知道造惡根源,是對自己一種相當殘忍事實,又行善是累積未來種種靈性世界再超越與改造之中,讓自己入於不受器物世界所影響,而埋沒對自己靈性向上提昇。
在對自己未來能否具足無窮盡資源,就由自己能否有回歸超越資糧,才是正確;也形成了在於人世間就會有,「一命、二運、三風水、四讀書、五行善」之觀念,正是當今時代所必要了知基本概念。
必要先由行善與讀書作薰習改造,才能明白如何在風水地理環境,來促成良善品質提昇?就可以改變自己後天運勢之本來體,在對先天命格,正是有一種向上提昇改造原動力,必會有良善福祉來利益有情眾生。
先天命格難改移 後天運勢靠自己
風水地理無限好 相生互輔不相忌
讀書本質改含因 教化過程應了明
行善原本人之初 因緣成就自主引
此偈!同有情眾生共勉之,會由自己能否具備此種因緣之本質,能了知即可明晰生存依持過程,更可具足豐富資糧位,可成就、可回歸、可超越、可圓滿,更在大乘菩薩行覺有情作建構與明晰,是由自己來努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