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屏主著大道冊 道濟和貫理天澈
古佛慈悲本尊降 行善獲福造天德
「一命、二運、三風水、四讀書、五行善」,正是在人類之世界才有之觀念,就可讓中土炎黃子孫所作為,通過了「命與運」結合,並且將生存環境,透過地理風水磁場、氣場相輔相成之中,必能受益。
就要實現對風水地理一種依賴!正是以讀書本意,作為行善與造惡根本源,也因行善是一種 上蒼報償作用,又對造惡是一種警惕教化作用,在對行善與造惡之中,應將「行善與造惡」來剖析清楚。
有情蒼生在對人類世界所生存,應該有觀念與作為,就是以行善能獲得厚福,若是在於造惡深厚之時,也就承受了 上蒼與人類排擠與棄離,也由人類五倫教化過程,是不可背離於倫理綱常思想。
形成教育是達成對人類眾生,一種息息相關知識傳播教授;甚且對一切有情蒼生,維繫著人倫道德觀念作為,就是對自己能有向上提昇,又對人類世界中必要能合於群體、合於大眾,更甚者合於天地演繹過程。
不可執視人類以萬物為靈長,在對萬物有一種保護作用,甚且對自己或有情蒼生,當今世代中絕不可脫離群體之潤生過程,也就必要將「行善與造惡」分界點來剖析!對現代人類眾生可明白,行善與造惡結果。
讀書本意:正是了知對善惡、是非、對錯、一切分別明晰讀書,能明白道理原則作用,就可由讀書中明晰如何可行之?如何不可行之?就由有情眾生皆能對自己,經由讀書薰習過程又是如何?
能了知是對自己有何利益,在對眾生有何利益,又對天地有何利益,必要經由讀書來明白事理,更且要明晰對有情蒼生,作自己成就改造因緣本!正是一種息息相關總合體,更以有情眾生能體證過程來成就。
在對自己了知善惡因緣過程,可讓自己能以此作為上昇超越,或是墜落沈淪分界點!針對讀書本意是分別善惡造作,以及未來福禍分差,這是必要經由讀書學習成長,才能有真正了別對善惡分際。
行善獲福:就是由深淺來分別之,行善是不可執有回報念頭,尤其是針對有真實修持之修子,絕對不可執此功德回獲自己,又對每一件事務起始,至完成後皆不可存有在起心動念中,而妄求回報自己功德之念頭!
就會由「起於心、動於念」之中,早已銘記在第八意識之內,不可執持自己曾在何時,有作過此種功德念頭,若是如此!就是微乎其微功德;更在第八意識之中早已註定了,未來已有執著動心觀念與回報記憶。
必會減少自己在真心行持,是以行善獲福作依持,就要破除行善有功德之作為與念頭,尤以崇心來言,更不可執此心念;若是如此!在未來中已經受到「阿賴耶識」之「深層種子所影響」永遠都會銘記著。
無異的!將自己入於是非對錯善惡之中,正是對自己入於沉淪種子因,此種就嚴格要求崇心全體學生,要做到不可為功德而行善,更且不可執持有做功德,而獲回報之念頭,這不是「無為」所應有觀念。
在行善是可以獲得 上蒼賜予「福、祿、壽、德、富貴、吉祥」,能向上提昇動力的原則是沒錯;但反過來說若是造惡之時,不知諸賢生念頭,又如何作為與觀念否?也不得而知!是否如此?
行善獲福之報償中,提供向上超越因本資糧,若以崇心學生與宗生來言:不可存行善有回報觀念,未來必會形成障礙,也難以超越回歸罪惡因源;就不可存有行善可獲 上蒼賜予福祿觀念,那是不可取。
必要學習 上蒼自然而然孕育著,有情天地一切芸芸眾生,也在對崇心所有學生或是神佛等,必要更深一層能體悟整體:天地演繹的德澤、無極演繹的德澤、虛空演繹的德澤,大宇宙演繹的德澤。
若是執持自己行善能邀 上蒼賜予福分之時,在對造就善惡之過程中,又障礙自己,不知諸賢生能否做到一日三省吾身!難矣!也甚難對 上蒼來評判是否有功德?是否有業障?皆由自己起心動念中。
可讓:阿賴耶識「IC微晶體」,正是向 上蒼報告自己種種行徑,請問諸賢生等在日常生活之中,不知有否日日檢討,對自己過錯在於何處?就是以行善獲福與造惡遭殃,正是天地不變之真實理諦。
能了知天地自然而然孕育,有情天地間芸芸蒼生,皆不可存有行善而有所功德,必要學習天地自然而然,可以作個「大憨者」,是讓自己在天地中能同天地、同眾生、同自己相互成長與相互輔助,才是有情天地大德者!
行善獲福天賜予 造惡受殃乃正理
明白學習天地義 成長超越靠自己
命運風水讀書意 必是改除業障移
行善造惡皆兩契 何必障礙苦根基
要了知在人類世界中,若可以化除一切相互對待,必可作超越與回歸,也因此必要學習天地長遠,而不是執持自己小小「心地福報」而已,就會對自己是一種難以超越之「墳墓」,若不能明白在自己歿度後又是如何?
可以在荒郊野外,聽聽蟋蟀蟲聲,也不錯啦!亦可仰望遙遠天際,在大宇宙、大虛空、大無極之中,是對有情眾生一種很殘忍事實,也不知崇心諸賢契等願意?是作未來有一種成長上昇與下墜分界也!能否了知?
命、運、風水、讀書、行善,皆是破除人類生存所依賴,不可僅執視一個自己小小框框,必要放大眼光做個大乘菩薩因本資源,才是讓自己能成長與超越,就能成就於當下此一世來回歸。